农家记事_分卷阅读1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 (第4/4页)

的一句俗语。

    只崇塘镇到底有多大?

    花椒并不知道。

    只听哥哥jiejie们说过:崇塘镇除了一条南北长街两条东西横街之外,还有四十八条明巷,四十八条小巷,四十八条暗巷,以及四十八口水井,和三座大码头。

    若就这样说来,在这崇塘镇上避难,并非什么明智之举。

    毕竟崇塘镇为何自古就能成为莲溪县,甚至是宁江府内最为重要的南下北上的水陆商埠。集镇上能聚拢大中小各色店铺、作坊、船帮、牙行、茶庄、酒楼足有七八百的商家商行。就是因着崇塘位置优越,水陆俱是发达的缘故。

    镇子西南两面俱是临水,一年里大半月份漕船、梢船、五板船南上北下,无比忙碌。

    不过除了临水,崇塘镇因着多次经历战火洗礼又多次重建的缘故,地势颇高,且不倚山,又有官道疾驰东北,陆路亦是四通八达。

    再加上集镇四周皆有城墙拱卫关门把守,牢牢护卫着整个集镇。并且镇上还设有巡检司,巡检麾下兵吏三十余人,说不得是要比乡间安全些许的。况且镇上还有五六座寺庙庵堂,或是本地士绅出资建造的,或是商会船帮为了祈求生意兴旺出入平安而兴建的,俱是高大坚固,完全可以用来避难。

    这是秦老爹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想来就算莲溪县城,也不一定比崇塘更加安全。

    秦连豹十二岁上就在崇塘学徒,至今将近二十年,在镇上唯一的一家裱画店从小小学徒做到数一数二的大师傅,对崇塘镇上的布局分布早已了然于胸。秦老爹一说前往崇塘避难,脑海中已是瞬间冒出好几个想头来了。

    可让秦连豹再三没有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