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第119节 (第1/7页)
赵寰看向虞祺,直接下令:“虞尚书,殿试你出题,只一道。他们读书,是为了升官发财,做权贵人上人,改变自己的运道,还是为了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的,得拿出具体的举措,且要逐项写清楚。” 读书是为了升官发财,还是为了万世开太平? 这句话太过犀利,直指人心。 真正为“万世开太平”的能有几人,估计有九成九的读书人,是想为官为宰,家族荣华富贵,后世子孙万世其昌。 大殿内的几人,他们不用猜,也知道考生会如何作答。 读书人虚伪的面具,被狠狠撕了下来。 怪不得赵寰没看考生履历,往上查祖宗父辈,真正来自贫苦百姓之家的,实在少之又少。 殿试的考题,赵寰经过了深思熟虑。其中有句话,叫改变自己的运道。 赵寰想看到的,是娘子们的回答。 赵寰不是范仲淹,也不是宋仁宗。她手握重兵,改革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难啃的骨头,都是她亲自敲碎,将变革执行到了最下面一层。 在大殿以及中枢的官员,好些是与赵寰一起从大都逃出来,大多没有家族后人。如张俊他们等旧臣,并不会以为赵寰在针对他们。 像是虞祺与虞允文,张俊与任慧娘,郑氏与赵瑚儿等等,父子夫妻母女同朝为官,都身居高位。如这样的情形,在以前会招来帝王的猜忌,压根不可能出现。 殿事张榜之后,在考生中惊起了千层浪。 考中与落第的人,皆同样震惊。 名列前茅的,居然有近三成的娘子,甚至还有好些已经嫁人生子。 随着名次一起张贴出来的,还有他们的答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