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2/4页)
舌根,不甚在意。 “哎,最难消受是皇恩。这功功过过的如何分得清楚,是福是祸可难说着。”高个的婢子叹了口气,摇头道。 圆脸的小婢子将手里篮子搁了石墩儿上,满是费解,“这话从何说起?难不成少将军打了胜仗,反倒是过错了不成?” 高个婢子也未反驳些什么,只是话头一偏,反问道:“你可还记得平南候?” 此话一出,几个婢子瞬即大惊失色,“那、那位不是给……” “若真论较起来,那平南侯所立之功决不逊于咱们如今的宣祁侯大人,可到最后还不是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高个的婢女倒算通透,只听她将声音放得更低,话说得十分隐晦: “听闻抄家那日,正乃平南侯之子大婚后一天,可怜那娇滴滴的新娘子甚至连娘家门未及回,便命丧平南侯府。” 圆脸鼻子愣了愣,“你的意思是咱们少将军也会……” 她越说越小声,这后边儿的话是何意,不必挑明,大家伙儿皆心知肚明。到底都是在德妃跟前儿做事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点儿规矩都还是要有。 唐忱仍不动声色地听着,面色上倒未沾染不郁。倨傲的长睫淡淡低垂,半掩着漆黑的深眸,同时将眸中的那份复杂之色一并敛去。 坦白说,那婢子的话也并非不无道理。细算起来,反倒有些一语中的,基本道出了唐忱此番退婚的深意。 唐家往上数三代,代代皆获一等军功,如何高的门楣自不必说。唐忱自幼从军,戍守边塞七余年,条件如何艰苦且先不提,单这攻克北狄,收复塔姜,一扫西北内乱的累累战绩,已被世人万般称颂,“少年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