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54节 (第3/7页)

一那个就是。”

    “他便是那位名满南直的柳解元?”

    各省乡试都在九月结束,乡试录也陆续印出,南直隶、浙江、福建及江西几个科举发达直省的乡试程文都备受士子们追捧,各省解元之名也随之传遍各地,柳贺作为十八岁的解元,名声自然格外响亮,尤其此次应天乡试录他有四篇文章入选,为同科举子之最,南直的士子们大多读过他的文章。

    这士子没想到竟会在书肆中遇见柳贺,对他的年轻更是惊异。

    柳贺买下这本浙江乡试录,主要是其中有归有光作的后序,而《平凉府志》及《浚谷文集》则是赵时春所作,赵时春是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唐顺之、王慎中、李开先等人并列,赵时春很擅作诗,不过柳贺不太爱看诗集,他还是更青睐散文,赵时春的散文偏现实主义,不同于前七子的拟古之风,常看这些文章,于柳贺自身的文章也很有助益。

    柳贺在书肆中多逛了一圈,新书他基本已经翻遍了,连话本也没有放过。

    这个年头的话本虽然数量众多,但精品却十分有限,有些野史纯粹瞎写一气,还有些尽用些yin词乱语夺人眼球的,文章看多了便知道,刺激性的内容虽然很重要,但文笔同样重要,话本这种东西是要给读者以想象空间的。

    柳贺不禁摇了摇头,将那话本放了回去。

    不好看的书,他是不会花冤枉钱买的。

    他在家读书,习惯与乡试之前已经有不同,乡试前时间太紧,柳贺读书、作文皆是为了考试一个目的,便难免有只争朝夕的紧张感,而现在,他能以一种更放松的心态去写文章,先去观察、去思索,然后再提笔写文。

    柳贺觉得,他多少有些接近“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境界了。

    以往他是为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