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212节 (第4/7页)
“倭国人满口仁义道德,其人却是天底下最不道德。”李如松叹道,“若倭国能投降,并写下不再犯的国书交予我大明天子,再奉上几个银矿,我大明仁义之军,倒也并非不能原谅。” 李如松的条件其实十分宽和了,内阁允他行事时,也不许他伤百姓,只是要他以大军之压力逼迫丰臣秀吉服软罢了。 倭国在外横行霸道惯了,却从未想过有一日明军会进入其本土,眼下正逢战国之乱结束,倭国本土已遭遇了许多战事,丰臣秀吉也不愿再来一场。 外战赢不过大明倒也罢了,内战若再输,必然会影响其对倭国的cao控。 最终,这一战的结果是——大明赢下了倭国数个银矿的控制权。 天子与内阁十分仁厚,倒也没有叫倭国将银矿的收益尽数奉上,只是令其每年奉献一部分而已。 这一部分的数量……客观来说,不是特别少。 金钱驱人奋进。 至少在柳贺任首辅之后,各地的边军防范倭国都十分卖力,毕竟没有谁会和钱过不去。 若有官员捧着祖制说话,到了年底,柳贺便将那些要钱的衙门前往那官员家中,要祖制,或者由他来解决钱的问题。 二选一,很公平。 摄于柳阁老之威,众人敢怒不敢言。 这一战打下来,倭国,或者说整个东亚平静了数年,倭国一直不敢轻易来犯,而靠着银矿的收益,大明朝廷经济运行更为顺畅,白银不足的问题多少有所缓解。 第271章 番外七 番外七 镇江府上下近日都在商量一件要事,此事最开始只是自官场上传出,没过多久,民间传闻也渐渐多了起来。 太傅、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