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6 (第3/4页)
说,今年适逢侯爷本命年,如今又恰好天干地支与二人有大冲,几者夹击,父子必有一亡。 当时情形,显然这个被冲亡的人,就是身为父亲的侯爷了。 老太君深信不疑,她不可能为了一个病弱的幼孙,舍弃顶梁柱唯一儿子。 这条救命稻草,马上便捡起来了。 手心是rou,手背也是rou,心肝rou般的小儿子,余氏无法割舍。在这种关键时刻,她忽想起父亲在世时的一个忘年交。 这是京郊灵隐寺中的一高僧,听说已有一百多岁,精通佛法,或有解法。 余氏连夜带着小儿子去了。 须发银白的大师肯定了相冲之说,余氏绝望,不过大师慈悲,且修为更加高深,他提出一种权宜解法。 若要侯爷无恙,临江侯府家这个嫡幼子,是必须亡故的。然而,却能折中一下,使出一种替身解法。 选一名同龄将要病亡的男童,大师给一道黄符,再压住二少爷的八字,夭折出殡下葬,族谱名字勾去出,全程一丝不差。 这种欺上瞒下的秘法,关键在于二少爷这身份,必须随葬礼一同死去。若不然,将会有大反噬。 换而言之,二少爷除了一条小命以外,其余的都归了替身所有。世人眼中的他已死,日后他不能归家归宗,不能姓纪,只得隐姓埋名生存。 没有其他办法,能抱住小命也是好的。也是二少爷命不该绝,当时有灾情,京郊聚集了不少病弱灾民,次日替身便找到了。用可救活孩童当替身,大师是不干的。 于是,二少爷便病逝了。 虽是早夭,但白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