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二十六章 对薄公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对薄公堂 (第2/6页)



    县衙们吵吵囔囔一阵,衙门们终于才有点反应了,闹事太凶的,用了一番棍棒教育。

    这时一名书办喊道:“递告状先在一旁候着,一会自有刑房典吏来收,告诉两边的人都齐了,先来过堂。”

    这衙役一说,一旁的人都是sao动起来,随着林延潮他们随着一波人,在县衙门前排队,然后依次进入县衙大门。

    侯官县衙看着有几分破旧,也难怪上一次重修是在宣德年间,屈指算来有一百八十几年了。这并非是太过廉洁,而官吏们都迷信着官不修衙的说法。

    后面一百八十多年的知县,奉行着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作风,只有在正统,正德年间,加建了穿堂,后堂,其余一律如故。林延潮随着林高著,大伯过了县衙大门,就是中门,这里才是县衙的心腹之地,中门西面是县狱,东为寅宾馆、土地祠。wap..OrG

    看门的门子,让衙役领着的百姓统统放过,至于其余苦主亲戚,闲得蛋疼来衙门乱逛的百姓,竟也是放过,让他们进入中门。这是县尊大人的意思,周知县每次放告之日升堂办案,都会允许百姓旁听,以示公正清明。

    过了中门,就是县衙正堂,堂东为典史厅,堂西为库房,架库阁。正堂后面,则是知县,县丞、典史,主簿的宅院,这些地方就不对外开放,谢绝参观了。

    百姓们堆在正堂月台上,算上来打官司的足有三四百号人。

    “升堂!”

    随着一声有力的声音,升堂排衙开始。衙役们各就其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