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mama_分卷阅读17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2 (第3/4页)

粗略的看了看,觉得如果成功了对农场有益处,如果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损失,而且上面提到的好几位人员都是保护名单上的人,这些人愿意折腾就随他们去吧,因此,很痛快的批了同意。

    项目被批准后,王文广先和化学系的几个教授分别谈了话,其中有一个年轻的教授胡利农,以前就参与过类似的项目,谈到的想法和方案就特别具体化。经过他和梁校长的讨论商量,最终选出了十二个人,个个至少都是副教授职称,十四个人为了确保设计方案万无一失,仅这一项就花费了一个周的时间。

    王文广觉得,最终的可行性报告简直可以用完美两个字来形容了。

    然而第三天这个报告就被打回来了。

    李场长是工人家庭出身,根本不懂种田,不能理解这个项目对于农场的重大意义甚至是对于全国各地盐碱地改良的重大意义,他上次批申请是因为反正没坏处,这一次不批,理由简单粗暴:农场没钱!

    虽然每个月上头都会拨下来一笔看似不小的款子,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农场说起来不算复杂,但用钱的地方也不少,这些钱被拆分到各处,也剩不下什么了。

    何况,虽然张处长给了他保护名单,要求善待上面的人,但其实要求并不高,平安的活着就行。

    这些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可能之前的社会职务也都不一般,但现在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劳改犯!

    一群劳改犯还想占用农场的资源,即便是金额不多,那也绝对是不可能的!

    王文广和梁校长都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申请批准了,但可行性报告却被否定了,难道是他们的方案不够好,还是说出现了别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