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2章 走某迪的路 (第1/4页)
抄袭永远都是文艺创作不可避免的东西,特别是在创意撞车的时候,根本就很难分辨是否是抄袭还是“借鉴”。 毕竟,读书人的事怎么能算偷呢? 7月1号,陆钏的电影上映,云集了姜闻、宁大静等一干主创人员,再加上陆钏父亲在娱乐圈的人脉,和出品公司华义兄弟的炒作。 这部小成本的电影,在内地和港岛同时上映。 开局可以说不错,在五月份的第九届京城大学生电影节上,陆钏获得了最佳处女作奖。 借着这股势头,《寻枪》开画影院达到了400多间,约占全部影院数量的一半。 算是第一个吃到院线改革红利的国产电影,而上映前期的票房也很出色,三天时间达到了百万的级别。 这对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导演来讲,算是非常棒的成绩。 当然,大部分观众还是冲着姜闻的名气走进电影院,但也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局。 所以陆钏一时间有些飘,面对记者的采访,被有心人利用说出了那句名言。 “我才是第七代导演的领军人物!” 毕竟这货虽然出道比董熹晚,但是年龄比董熹老啊。 而随着《寻枪》成功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似乎陆同学并未吹牛。 他真的有希望成为华语影坛的下一个大导演,年轻导演的领军人物。 可就在一切顺风顺水之时,一名叫卓维的记者在网络和多家纸媒同时向其开炮,用一系列对比质疑《寻枪》有抄袭日本电影《野良犬》的嫌疑。 一时间舆论哗然。 卓维这段时间,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