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第2/3页)
走了,村里现在剩下的户数不到三十户,还有很多人不在家,举家出去打工,老人租房子在镇上带小孩读书,清明在外面打工的,能回来扫墓的也少,整个村子,也越来越冷清了。 “村长,晒谷场那车是红国他们开回来的?”有人一边吃糖果,一边问。 “他们租的车,他那辆面包车卖了,村里又没通车,回来不方便,就租了车回来。”村长头也不抬地答了一句。 “奥,租车还能租司机啊,那挺好的,估计很贵,村长,我们村的路,之前不是打算村里人各自捐点,再申请国家补贴的,你看红国他们回来了,是不是要和他们提议一下,虽然他们户口迁走了,但是祖坟还在村里,老房子还在村里不是。”有人提议道。 其他人一听,也附和道。 村里人实在是想把接通外面的泥巴路修成水泥马路,要想富先修路,这不是口号喊喊而已,别的村离着镇近,不偏远,比他们村早两三年就修路了,走在外面都挺嘚瑟的,而且挺看不起他们村没修水泥马路。 他们平时出行,也的确没水泥马路不方便,不说其他,就单独说孩子们读书吧,蹬自行车在路上也经常摔跤,还是路不好走的缘故。 要不为啥村里人那么多搬走了呢,搬不走的也在外面租房子带孩子们读书。 想到这,他们都有些叹气。 国家补贴的不够他们村修一条通往外面的水泥马路,如果要修的话,他们必须还得家家户户出点钱,而出钱,家家户户富裕的不多。 按理说,户口迁走,搬迁出去的人,出不出钱都没人说的,奈何周红国他们一家算是村里最有本事的,所以村里人开口提了这么一句。 “回头我厚着脸皮问问吧,你们私下不要跑红国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