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 (第2/4页)
像鹰啸又像鹤唳的长音,人群欢呼起来。 “红头鸢!” “快看,今年第一条红头鸢飞起来了!” 京畿重地,天子脚下,平时是有空禁的,九门上装了无数支白虹箭,便是玄鹰,倘若胆敢从天上靠近京城,也只有被射下来一个下场。 唯有除夕这天例外。 出皇城一条宽宽的大路直通城外,矗立着整个中原的标志——“起鸢楼”。 据说那些乘着大船漂洋过海的西洋人刚到中原时,所知道的唯二两处名胜,一个是皇宫,另一个便是起鸢楼。 起鸢楼并非一座楼,乃是先帝在元和二十一年的时候,用削减出来的军费建的,迎宇内八方来客,气派得不行,共分南北两区,北区一排圆顶高塔,取名“云梦大观”,南区则是一座高台,有人背地里调侃说这是“摘星台”,当然,当面没人敢这么叫,民间一般就称其为“停鸢台”。 南北对望,取意天圆地方,与皇宫遥遥相望。 每年除夕,停鸢台都会变成整个京城的中心,南来北往的名妓名角们无不削尖了脑袋想上去献唱一曲,台下围观者人山人海,云梦大观的观景台上也不乏达官贵人。 而酉时三刻一过,围着停鸢台会升起二十只“红头鸢”。 红头鸢和边境巨鸢原理相似,只不过巨鸢让无数蛮人闻风丧胆,红头鸢则完全是玩乐用的。它是船型,首位两头刻着火红的锦鲤,靠九九八十一只火翅升上天,船身上则用一种半透明如蛛丝的特殊绳索拴在停鸢台上。 火翅一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