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 (第3/3页)
明对比的便是少府监汲卫的长子汲黯和颜回的第十世孙颜异。 他们都是名门之后,少年英才。即便不参加科举也能靠着任子或是举孝廉出仕,可是为着各自学派的未来,他们都得放弃那条舒服当官的路子,转而跟五湖四海的学子们竞争上岗。 “仰之尽高山,望之皆英才。”作为颜回的直系子孙,琅琊一带里小有名气的儒生,颜异虽有自负于家学底蕴的深厚,可是到了天子脚下,百家之中,他也只是比较出众的那个,远不及当年的贾谊以《过秦论》名闻天下。 尤其是在振兴儒家的压力下,颜异冒着会被长辈骂死的风险去听了张恢和黄生的课,躲在人群里瞧见了这两家的未来之星,不免为曾经张狂的自己而赶到羞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压力之下的颜异不仅没有垂头丧气,反而坚定了致君尧舜的信念:“商君通过秦孝公宣扬法家理念,晁错借今上实现法家的复起。” “而反观我儒家呢?” 颜异站在下榻的窗前,吐出一口浊气,幽幽道:“我儒家真是一步慢,步步慢。” “不仅错过了好几次先机,还在太子那儿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想起法家与黄老家的炙手可热,以及关中聊起儒家时的欲言又止,颜异便有种背负学派兴盛的宿命感,甚至会梦到自己的祖先,梦到那个曾随孔子周游列国的复圣颜回。 若是他们泉下有知…… 复考前的颜异本想拜拜孔子和自己的祖先颜回,但是想起圣人说过要敬鬼神而远之,他便停止了这种行为,自嘲道:“若是将学派的兴盛都寄托在鬼神身上,那我所依赖的一切也不过虚无之物。” 颜异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这样不好,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