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四章 末路与残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末路与残局 (第10/11页)

王二人最后一次对话,应该是这样的。

    陈霸先:你个老王,为何要跟北齐一起对付我?

    王僧辩:啥?没有啊,咱俩是哥们,而且马上是儿女亲家,我跟北齐联合干啥?

    陈霸先:那北齐是敌国,你为何不派军队防备?

    王僧辩:你驻扎在京口,职责不就是防备北齐吗?

    陈霸先:……拉出去,拉出去……

    乱世的社会环境,对心眼儿实诚的君子特别不友好,倒是油滑者更能快速成功,因此竞争很难保证被控制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而是很容易突破下限。明末的郑成功为何不配合已归顺南明永历政权的勇将李定国进行北伐?答案就在这里。北伐成功之后,这两个民族英雄,谁做陈霸先,谁又做王僧辩呢?历史一再重演,而一再重演的历史,也教会了实力相当的军阀们一个油滑的道理--莫做和事佬,翻脸要趁早。

    如何能创造出良心的竞争环境,将竞争的下限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一种模式是,最强者上台,实现领导一元化,由其控制竞争的下限;另一种模式则是,全社会形成一种统一的可控的价值观,以此为基础建立全社会均认可的制度,以制度控制竞争的下限。模式好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看你适合什么。

    不论动机是否正义,手段是否光明,陈霸先毕竟也算英明神武之君。然而,他却跟刘裕一样,身后事比较凄惨。四个儿子,前三个都夭折了,最后一个儿子陈昌,也被夺权的侄子陈蒨投在长江里淹死。

    然而,光是绝后的话也就罢了。

    陈霸先去世30年后,隋朝大军席卷江南,陈朝灭亡。某夜,一千多名白发苍苍的老头,偷偷掘开了陈霸先的陵墓。破棺焚尸,将骨灰倒进池塘后,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