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一章 灭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灭种 (第13/14页)

级献给石虎。

    所有反对力量都已被扑灭。334年10月,后赵第二任皇帝石弘,被迫持玺绶向石虎表明愿意禅位。以前跟你瞎客气确实是瞎客气,现在不用了,石虎坦然接受,自称大赵天王,迁都于自己的老窝邺城,把石弘废为海阳王。不久,石虎又将石弘和其亲人们,全部rou体灭绝。

    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349年,石虎正式称帝。

    回顾后赵骨rou相残的这段历史,石虎终于实现了自己要将叔叔石勒后人杀绝种的崇高理想,而太子的舅舅程遐,却一直为太子的安全和继位煞费苦心,最后也死于非命。这不禁让人产生无限喟叹,尤其在重伦理的中国,这样的结局反复上演,也让我们不断产生疑问和联想,叔叔和舅舅,在中国伦理体系中,到底哪个更亲?我们走个神儿,来家长里短一下。

    叔叔和舅舅,一个是父亲的弟弟,一个是母亲的弟弟,血缘关系一样近。在西方文化中,叔叔、舅舅、大爷甚至姑父、姨夫都统统称为u

    cle。而中国亲属称谓则复杂的多。产生这样的区别,是古人制度的遗留以及如今生产继承方式的反馈。中国,以血缘宗法关系为基础,强调大家族群居,非直系亲属也可能产生一定的经济关系甚至财产继承关系,必须称呼上予以区分。而在古代西方,大多数生产单位是以小家庭为主,没有大家族群居的概念,就没必要将舅舅、叔叔、姑父、姨夫从称呼上予以区别。

    从汉字演化来看,“舅”字的篆书和新汉字,都带有“臼”字。这里面有什么特殊寓意?臼,淘米的器具,米清洗完之后,都从这里面出来,以此来表示自己的舅舅与母亲同出自一个源头。

    “叔”字,左边的“尗”(shu),是豆类,豆荚。豆荚中的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