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去六零当家做主_分卷阅读10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4 (第2/4页)

无奈现实的话题,更加实际的讨论起来孩子的户口问题。

        这个时代的国家政策,孩子的户口都是随母亲落的,这个现实问题有效地阻隔了城乡结合,也给那些想要凭借嫁个城里人跃出农门的农村小姑娘们增加了一条很难跨越过去的鸿沟。

        哪怕好些像莫小林这样农村出来的小伙子也会努力的娶个城里媳妇儿,好改换门庭让自己的后代以后都成为吃国家粮的城里人。

        而像莫小林这样夫妻两个只有男人是城里户口的,想要给孩子挂上城市户口是很麻烦的。

        而莫小林在公安局也没有熟人,虽然多送点儿礼也不是办不到,但莫小林觉得城里那点儿小孩儿的供应粮其实跟村里分到的人头粮并没有多少差别,而且他也不差这点儿东西,不想这样费心费力做无用功。

        不说改革开放以后城市户口越来越不值钱,就说等到恢复高考了,他也是要考大学的,到时候因为大量的知青回城,政策也会宽松不少,反正都是送礼欠人情,到时候他一次性的把媳妇儿孩子的户口都迁到京市首都去。

        到时候看看他这些年攒的钱够不够,要是买个房子,估计落户口的事儿还能更轻松点儿。

        不过这样的打算就不好摊开了跟媳妇儿解释了,于是只好把城里小孩子那可怜的口粮跟村子里还算可观的人头粮拿出来比较了一下。

        又把城里中小学那乱糟糟的情况形容待更夸张了点儿,这才算给他把孩子的户口落在农村的行为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且这也不算全是借口,城里的小学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