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七 黄仙寻仇 (第2/5页)
就是这老城里的鼓楼。虽然叫鼓楼但楼上其实没有鼓,只有口大铜钟。每日敲钟108下,晨昏各有54下钟声。但解放后也被拆除,直到新千年才又重建。 这炮台很多人以为是天津大沽口炮台,其实不然。当年满人入关,为加固天津城防,所以在老城周围,马家口、海光寺、三岔河口等地分别设立七座炮台,1901年时也被八股联军拆除。 至于铃铛阁,在天津卫叫铃铛镐,就是天津籍古寺中的藏经阁,因为房檐下挂了48个一尺长的铃铛,风吹铃响煞是悦耳故而得名。光绪十八年却因为,隔壁木板厂失火,火烧连营,被付之一炬。所以后来,天津卫三宗宝的顺口溜又变成了,鼓楼拆,炮台倒,大火烧了铃铛阁,合着一件宝贝也没给后辈儿孙留下。 老城里四门,老时年间有“北门富”“南门贫”“西门贱”“东门贵”的说法。不过这是过去的说法,那会儿还有大清国呢!四门连接四条城内大街,北门内大街金店、银号较多,南门内大街多有贫苦百姓,西门内大街则有许多娼妓,而东门内大街多官衙,盐商,又有拜孔圣仙师的文庙,所以不少身份显贵的人都在此居住。 西门里住着个姓关的旗人,大清国亡了之后,只能靠着吃祖产为生。想当年满清八旗铁甲入关,可到了清末这些旗人子弟都让国家养废了,除了提笼架鸟,捧角斗富,其他的手艺任嘛没有。这位关大爷早年大手大脚惯了,不几年,祖产就买得七七八八了,最后剩了些钱就搬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