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六章 就怕空气突然安静 (第2/12页)
往会选择本乡本土的高处,或者山的旁边。 看着这一幕幕,张飞的心情,难免一阵唏嘘。 倒是… 越往西走,他发现,这边办丧事的几乎没有。 这一处村落里…挨家挨户,有的在制作rou干,有的在用七月制作的酒曲来酿酒,还有的在腌菜,甚至能看到,百姓们穿着大袄,一派忙碌富庶的景象。 张飞琢磨着,这不过就隔了二里地,差距就这么大么? 张飞忍不住问了一个老叟。 “老人家?这是咋回事啊,怎地那边穷的叮当响,衣服都薄的跟那苍蝇的翅膀一样,可你们这边,家家富庶,穿着厚袄,竟还在制腊rou呢?” 村民淳朴,听得张飞这话脱口。 那老叟回道,“不瞒你说,几个月前,我们村跟隔壁村都一样,可现在不同了…那黄老先生的‘沔水山庄’不知为何,一下子涌入了一、两千人…这么多人,得吃饭,得生活…于是,我们这村子不就有营生了嘛!我们这村子…不就被养活了么?黄老先生又慷慨,不曾断我们分毫,家家户户也就有余粮了。” 老叟说到这儿… 一个背着半扇猪的中年男人正巧路过,忍不住补充道:“还不只这些呢,我听说,沔水山庄里也都是流民、乞丐…黄老先生仁义啊,何止是养活了我们村儿,这一、两千流民、乞丐也是他养活的呀,这不…近来,黄老先生还广招人手呢!隔壁村子,那些精壮的,穷的叮当响的,都纷纷投奔过来了!” 听到这儿,张飞眼珠子一转,“那你咋不去啊?” 这中年男人摆摆手,“可不是随便的人都能去的,黄老先生查的严着呢,要么祖上三代都是在咱们当地,要么就是中原动乱,逃难过来的,但凡族里有一个在东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