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4 章 那一抹月光 (第4/16页)
跳完全够用,丛澜高级33连跳现在有三种,编排节目足够了。 但于谨真的很想让丛澜用她的3A打一个漂亮的出道战,向全世界亮剑,宣告她来了。 研究规则累了,于谨就开始发散思维。 深夜,他媳妇听见书房里传来诡异的笑声。 凑过去一看,好嘛,是于谨在脑补。 她:“……” 天天神经了真的是。 · 丛澜耳朵里戴着耳机,里面在播放古典乐。 她还在纠结音乐选曲。 花样滑冰的配乐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直到1932年的冬奥会上,才有了现场配乐。 不过那会儿跟现在的规则差异很大,当时是乐队在冰面上直接演奏,一首歌循环到底,所有的选手都用这一个歌曲,并没有选择权。 后来逐渐发展,选手们变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来作为比赛音乐。 只是,配乐不能出现人声和歌词,只能选择纯音乐。 在曲目选择上,就有得思考了。 在短时间内要演绎完整丰富、有情节起伏、易于观众理解的节目,那就只能选择一些故事感强烈、流传广的。 而且还要考虑版权,综合来看,选择古典乐、芭蕾舞剧等是最稳妥的。 目前关于花滑选手们的选曲,有这么一句顺口溜:歌魅遍地走,罗朱满天飞,卡门假面一堆堆。[1] 说的就是常用曲目《歌剧魅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卡门》、《假面舞会》。 大家的选曲倾向很明显,一般就是经典音乐剧选段、古典乐、芭蕾舞剧音乐、影视剧配乐。 比如《歌剧魅影》与《假面舞会》的选段就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