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打工那些年_第258章 红海见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章 红海见证 (第4/5页)

   他们支付的是极少的人民币,而赚取的大量的美金,还有国家对他们的3~5年的关税补贴!

    令当时的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是:这些来华投资建厂的电子巨头们,都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厂房,普遍的cao作方法就是与当地政府合作,由政府划地建厂区,他们只出租金,而且是3年免租,5年只付一半,从第8年开始才足额交租;这时候,他们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

    最主要的还是他们不希望有在华固定资产的拖累,只要国际形势有变,他们随时可以将主要的制造设备打包后一起走人,无牵无挂!

    200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后,随着中国政府全面对外企的中国籍工人强制性购买“五险一金”的政策实施导致劳动力用工成本不断攀升,于是,一些外企便把目光瞄准了周边用工成本更低的越南和印度;设备一夜之间搬走,只留下了大片的空厂房和员工宿舍,这些也就成了当地政府的不良资产在漫长的岁月里等待下一个主人!

    买地建厂的只有香港人;他们早就意识到97年香港必然回归,于是,便从当地政府手中以廉价的土地转让费获得的60年的使用权;我认识一个做皮草时装的香港老板,87年在惠环村以160元/平米的地价买了20000平米,自建厂房后一边经营,一边等待地价的升值,到现在的价值早已破亿元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王沁还是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