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8 (第3/4页)
国事君事作为的立场。意见相同时同仇敌忾,意见相左是争个互不相让也都是常有的事。 若说私事,充其量就是前些时候,卫国公因为文涵不打招呼就偷拐了他的宝贝孙女做弟子,而气了一阵罢了。 所以听说文涵来了,他也并未阻拦让他进了。 文涵一来,看眼纪初苓神色,便问她这是知道了? 之前没见着人时他况且怒极,此时宝贝弟子就在眼前,他顿时没忍住又发作了一通。 纪初苓忙喊了声文伯伯,怕他把自己气坏了。 这话一说,文涵反而被她气笑了。她祖父一把年纪都气坏不了,他怎么可能气一气就气坏了? 纪初苓可笑不出来,她无不心忧地问:“文伯伯,你突然为我抗逆皇上,皇上他就没多想什么?” 文涵哼了一声:“望京城人人皆知你是我文涵的宝贝弟子。我既为你师长,在你终身大事之上出言替你回驳,这有问题吗?” 纪初苓啊了一声。她怎将这事给忘了。 其实文伯伯帮她,纪初苓是很担忧的。前世无助,无人替她说话,除了从头到尾都站在她身后的文涵文伯伯。 只是那时不似这世,无人知道她同他还有那么一层关系。 文涵那时忽然直言反对,言辞激烈态度坚决,以帝上的多疑之心,难免就多想。文家与纪家能有什么联系?而他要纳纪家之女入宫,同他文涵又能有半分关系? 即便之后抛出了她与文涵实则有着师生关系,但在那个情形下,也已不受信服,颇受质疑。 帝王疑心非但打消不去,反倒滋长。在他眼中,文涵将纪初苓收作弟子,又有何好隐瞒的?且暗收了如此之久,他并不知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