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深入太行 (第2/5页)
东西交通重要孔道。这太行八陉尽占地利之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咽喉要塞。数年后,秦赵两强将在跨越这太行山不远的长平,展开一张倾国大战。那场残酷的大战,赵国四十余万降卒被坑山,赵国自此日渐衰落,那曾是前世小白领赵括心中深深的痛!赵飞经过无数次的痛苦思考,前世里曾在论坛上和一帮军史迷热烈地讨论,最终赵括认定:先祖赵括之所以兵败长平,对山川地貌的厉害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是重要原因之一。赵括放弃坚固的关隘,寻找秦军决战,但却忽略了赵国需要跨越太行山的粮道,本来翻过崎岖难行的太行山运粮就艰苦重重,如果粮道再被断绝,那岂不是被活活饿死。屠夫白起正是料定了这一点,断粮道后坚守壁垒待赵军粮绝,再合围逼降。山川地貌之于大战,何其重要,经此一役,可见一斑。 只有到了太行山,才真正体会到它那山势的险峻。赵括触目所及,原始丛林密布,荆棘丛生,再加上山势陡峭,乱石遍地,军统一行将士行进的煞是艰难。稍微幸运的是,老天视乎体恤将士们,秋雨渐渐停了下来,脚下登山的路,不再那么湿滑。 赵括身先士卒,挥起锋利的钨钢追魂刺,奋力披荆斩棘,为将士们开出了一条狭窄的丛林通道。身后的猛虎营将士们,见赵局长如此不顾辛劳冲锋在前,一个个咬着牙坚挺着不甘落后。眼前崎岖陡峭的山路,让赵飞觉得不虚此行。赵括此次军统特训的目的之一,就是锻炼将士们长途跋涉的耐力。保证日后有紧急军情,军统的将士能以出常人的耐力迅探查、传递军情,获取新鲜的情报,以在关键时刻选择最适宜的战术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