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四章 威逼西夏割土赔款 (第7/10页)
贝壳采集得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就没人使用了。 继而出现了金子。不过,最开始的金,是五金的金,金银铜铁锡。开采难,铸造也难,不会因多而贱。故而使用铜币,从周时,延续到今天。” “但是,自汉以来,每每在乱时之时,便会出现铜贵钱贱的现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不法之徒融钱取铜,去铸造铜器,私铸铜钱,或者朝廷为筹集军资,肆意铸造发行货币,导致物资飞涨,无疑于给乱世烧了一把火、加了一把速。 此事正好证明了铜钱本身与实际价值无关,而只跟信用有关。否则钱币的价格就不应该低于等量的铜器。而朝廷铸币,就有义务维持货币的信用。 假如现在有传言说朝廷欲废除铜钱,即使这事情是假的,但只要谣言传出去,整个大宋市井之中,物价必然会飞,而铜钱也无人会收用。 但若朝廷出面公示说绝不废除铜钱,铜钱自然会重新恢复正常使用,而这个过程,其实便相当于朝廷恢复了铜钱的信用。” 赵谌说到这里,论点、论据、论证俱全,证据都来自于身边随处可见的场景,即使去除赵谌一直以来的权威,也不由得众人信服。 因为赵谌已经算是把道理说得很通透了,众人已经明白了其中道理或者说钱的本质。 裴有文感慨道:“王爷所言,让臣等醍醐灌顶,可谓钱即是信。义利之辩,至此可以休矣。” 刘广平感叹道:“臣这次彻底明白了,人无信而不立,国无信而难存,这也是王爷一直极力打造金城官府信用的原因。 这次若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我们金城肆意铸钱,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其实损害的是所有百姓的利益,无形中让百姓资产财富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