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打草谷和当诱饵 (第3/6页)
所以,乡间村庄基本上都有寨墙,以防盗贼。 当然,那样的围墙肯定是挡不住西夏军队的进攻。 大多数村寨,即便仅仅是百余西夏骑兵,也能很轻易的攻破。 但是在赵谌的《敌后抗战西贼指导书》公开下发之后,一些事情就又不一样了,这些寨墙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 西夏人想要搜刮到同样数目的粮草,必须要出动更多的兵力,付出更多的死伤。 这样一来,西夏四散各处去打草谷的兵力被迫增加,就等于是西夏军队能用来攻城的大军的总体实力在下降。 在小股部队总是受到袭扰,且多多少少会出现损失之后,仁多宝忠索性安排五千骑兵,以千人为一队,在麻神县、雍州境内肆虐纵横,干着他们最为擅长的事情————打草谷。 一直以来,有一件事情是西夏人所公认的——宋人擅长生产种田,即使是雍州、麻神县这等地方较为偏僻的地方,依然要比同在西北的西夏人要富庶不少。 事实上,在西夏国兴庆府和灵州周围非常适合种田,从贺兰山上流淌下来的雪水和流经的黄河水浇灌了大地,使得这里的土地如江南一般丰沃,沟渠纵横、以百万亩计的水浇地,只要将水稻、小麦等五谷在田地中伺候好了,每年的收获,足以养活数百万军民。 事实上,西夏人自从占据了这片土地之后,在这些灌溉水渠上下的功夫不小。 可惜,西夏人即使跟汉人学了一百多年的种田,依然不擅长种地,这么好的地方每年亩产粮食跟荒芜的陕北差不多,其他小工坊之类的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