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 传统和乡试 (第5/5页)
活,灵活的人学东西都会更快,这样取士才是正道。” “这……”夏言听到是首辅亲自点他,只能应声:“石斋先生所言极是。” 但心中还是有不满。 尤其是这次存活下来的读书人中,六成心学、王学子弟,余者才是理学子弟。 心学开始压过理学,成为显学的节奏,要开始了! “叔厚!叔厚!快看看这是何人的文风?哪派子弟?” 蒋冕兴奋的将手中的文章递给梁储。 梁储接过来看了一下,接着古怪起来:“有点意思!不过看文风,典型的王学子弟,估计是王守仁的再传?” “也不一定吧。”围观的毛纪看着文章,“天节曰致,节用为生,盖国之社稷康定,无节制焉有勃兴……” “有点意思啊!这似乎是《墨子》的内容。”杨廷和突然说。 “诶,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可以嘛!涉猎悠远。” “嗯,中和那段讲什么?”杨廷和再问。 梁储看了一下说:“故中者言公平,和者曰公正……” “不用说了,是陛下的徒孙。”杨廷和摇了摇头,“公平公正公开,是陛下经常念叨的词汇。太过新颖。” 众人了然点了点头。 随后梁储念完,啧啧说道:“这篇文章,认为治国当节用,是墨子的内容多矣。但却在契合今时近况,足见其人在融汇百家之言,甚至还有一部分陛下所思所想,很厉害了。这才多久的功夫,他们就有成为大儒的本钱。果然,年轻就是好啊!”倦鸟落旧林的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