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 针锋相对 (第2/7页)
串暴乱。” “刘琰?这名字听起来很耳熟啊。”庆帝侧头陷入沉思。 “父皇,您这么快就忘了吗?”谢喆眉眼中隐隐透着一丝狡黠,斜了身旁的谢琞一眼道,“这刘琰正是皇兄当年曾经向您举荐过的那位官员啊。” 几乎是一瞬间,大殿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到了谢琞的身上。 谢琞没有说话,脸上也没有惊讶或是慌张之色,依然是一副我自岿然不动的模样。 “晋王殿下!”还没等庆帝开口,谢琞身旁的一名大臣,户部尚书高远率先开了口,“这可是朝会,当着圣上的面,空口无凭的,您可不要血口喷人。您说刘琰玩忽职守,私自克扣赈灾的粮饷,可有确凿的真凭实据!?” 谢喆冷笑了:“这还需要什么凭据吗?粮饷一个月前就拨下去了,从京城到乌蒙,这一路上各地官府对于这批粮饷的数量与去向都有记录在案,有迹可考,唯独在乌蒙县却断了踪迹。不是在刘琰手上丢的,还能是怎么丢的?” 高远还要反驳,庆帝一抬手,制止了两人的争吵,不紧不慢地开口道:“高爱卿,不要激动。晋王有此疑虑可以理解,毕竟人命关天,这批粮饷事关千万百姓的生死,有所质疑也是应该的。太子,乌蒙县这件事你可知晓?” 谢琞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朗声答道:“回父皇。关于这件事儿臣也正在调查。粮饷失踪一事,确有蹊跷,如果刘琰真的如晋王所说,玩忽职守,克扣粮饷,儿臣必定严惩不贷。就在昨天,儿臣已向乌蒙县发出八百里急递,催促他们立即将朝廷的粮饷如数发放到灾民手中,并妥善安置灾民的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