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章 (第2/3页)
着沿岸清远的箫声,随着层层涟漪在湖水中打着旋儿。 箫声逐流水,垂柳缠残阳。孟白甫虽早不在官场,却因素有文名,也被请到了上首。 崔九郎对众人道,如今已至深秋,我府中培植了各色菊花置于席间,我们便效仿五柳先生作些诗来,既要颂扬这菊花的脱俗之姿,又要写出深秋的萧索之景。今日孟公既在,由他品评再好不过了。 孟白甫却觉得这崔九郎果然是只会附庸风雅。写菊花便只知隐逸、写秋日便只知悲切、却不知诗文中所写之景不过是情的附庸。明明是最俗不可耐之人,还非要写出几首酸诗来卖弄。 孟白甫朝着崔九郎遥遥举起酒杯后,便听着这些人牵强附会的诗文。 他听了好几首后之在心中感叹道,他们只知道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却不知陶渊明身怀才华却被命运玩弄。 这时候却见一已然喝得颤颤巍巍的书生举杯站起,这人一脸无赖痞子模样,对着孟白甫摆摆手道,我可不、什么隐逸之姿,什么秋景萧瑟、什么五柳先生。 孟白甫饮尽杯中的剑南春后道,敢于承认自己不懂,已然超过这席上的一大半人了。 我却得了一首诗,想邀孟公品评一二。 说罢他便张狂肆笑,声音高亢而激愤,红颜轻诺攀权贵,墙外幽会暗中行。夫妻本应同枕眠,何故情丝断两边。 席面上人都知这人有意出口讥讽孟白甫女儿与秦王的丑事,却不敢发一语。 孟白甫骤然听到此诗,竟喘不上气来,脸被憋得通红,直直地栽倒在桌案上。 诗会上顿时荒作一团,直至崔九郎所请的大夫来时,席上众人才知孟白甫竟是被这首诗给气死了! 孟追欢正平静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