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 (第2/4页)
厚厚掉的野草才能找到地方。 没有孙子辈就不能立碑,这也是老家风俗。 因为碑是专门请人刻的,碑文有固定的格式,逝者这辈往下两代的男孩的名字都要刻上去,以便后人根据这个梳理家族的关系。 苏玉瑶家没有男孩,这事比较难办。若是不想招上门女婿,就相当于绝户了,等到女儿都嫁出去,让家族里继承了他们这房屋产的侄子辈帮立。 但求人不如求己,村子里很多类似的情况,他非要拖着你也没有办法,耗上几十年不了了之的也有。 何况起先苏招娣已经和苏玉瑶说好的,会留她在家招上门女婿,还和隔壁图他们家产的大伯家闹得非常不愉快,跟仇人也差不了多少。 而现如今他们又随苏老二住在沪城,自然不可能再回老家招婿。 若改口叫大伯一家帮忙,谁知道又会出什么幺蛾子的事,若不改口,苏玉瑶既未结婚又未有孩子,也不好出面。 “这事有你出面,我看行!”苏招娣嫁到了苏家这么多年,最是清楚不过大伯一家的德行,典型的欺软怕硬,忙笑着应下来。 苏玉瑶掰着手指数了数日子,到清明左右不过还有两个月,暗暗期待着。 初二开始,苏公馆便各种迎来送往,每天都有宾客拎着大袋小袋的礼品上门,多是求苏老二帮忙办事的。 少的独身前来,多的拖家带口,苏老二懒得应付,全交给苏招娣招待。 苏招娣这两三个月和周围的夫人打成一片,也跟着学到不少处事的手段,招待起人来,倒是挺有条不紊,但一个难免人分身乏术,苏玉瑶便只得作陪。 她讨厌应酬,这番几天接待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