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能饮一杯无 (第2/9页)
吗?以后要是不好好学习,我就没收你的游戏机。” 到了县里,先把小叔一家送了回去,陆泽和父母才回了自己家。 和小叔没再约着晚上一起吃饭,因为大家都要去准备点年货礼物,毕竟回娘家总不能空手去吧。 第二天一早,陆泽随父母一起,带上年货礼物回娘家。 老妈徐芳萍的老家,在李渡镇的隔壁文港镇,虽不如李渡镇发达,但同样也是一个千年古镇。 这里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 和李渡镇一样,文港镇除了是才子之乡外,还是,是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夏笔都”。 笔、墨、纸、砚,“毛笔”为文房四宝之首,可见其分量之重。 早在唐初,文港镇已有笔市,而生产毛笔的历史更为源远流长。 东晋时期,临川内史、书法家王羲之专用文港毛笔,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光照临川之笔”的颂赋。 至清代,毛笔生产进入鼎盛时期。乾隆下江南时,亲笔为文港周虎臣题写“周虎臣”匾额,令其制作御笔供奉朝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原党和国家领导人乔石、楚图南、叶飞、赵朴初以及启功、舒同等书画名家用了文港毛笔后,都题诗作画,深表赞叹。 文港毛笔,自古至今,久负盛名。 可以看出,文港也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只不过,老徐家并没有感受到当地文化的熏陶,从祖上开始,家里就没什么读书人。 陆泽外公这一支,更是传承了好几代人的厨子。 按照外公的说法,咱老徐家人就是干厨子的料。读书?那不开玩笑嘛。 因为从老妈到二舅、三舅,小时候读书都不咋地,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