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2/4页)
收双重赋税的,又收地租,又收开厂税、营业税之类的普通税(当然这些税都没有关税高)。皇帝还非常仁慈的拨出地租的三成银子,办一间非常大的洋人学校安抚洋人。 这间洋人学校是为了套出洋人的技术,只要洋人脑子里有料,就许他们以高官厚禄,让他们专心研发新技术,为清朝廷服务。 朝廷这个免费学校、和嘉奖高官厚禄的福音一出,叶萧逸就傻了眼。 皇帝抢了他的生意啊!他本来还想弄个条件优厚新技术研发中心,和新技术奖励中心,把所有新技术都网罗过来呢。 这样工业革命的中心就会从欧洲转移到这边来,在全方位的奖励制度和培育制度下,洋人肯定往这边跑啊。 这边的有钱人可多了,没奖励的情况下洋人发明家弄了百年也把那么多东西弄出来了。要是有非常棒的奖励,说不定50年就能出成果。 叶萧逸这把算盘打得啪啪响,他还以为自己是人生赢家来着。结果大清皇帝这么有先见之明,这就看到了发明家的用处,把他们截胡过去了。 史书都爱把败寇写得智商不在线,而把称王的写得多高大上。看来只是因为世人偏爱成功者,爱数落失败者而已,这大清皇帝他智商杠杠的呀。 齐墨看叶萧逸闷闷不乐的样子就好笑:“你的钱已经够多了,怎么就跟那点银子较上劲了?” 叶萧逸唉了一声:“你不理解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觉,我这是遭报应了。刚刚谋划了如何取得别人的技术,就被大清皇帝给截胡了,这是报应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