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开辟新路 (第1/4页)
赵源将问题抄录在了试卷上,便转身回到了院子里,准备开始答题。 与其他的学院不一样,赵源只需要将试卷在规定时间内交给陈澧即可,不需要在旁人的监督下做题。 回到院子的时候,赵源却没有发现高从哲的身影,也没有过多在意,径自将卷子铺在了桌案上,取来了一块方形小徽墨以及一方歙砚,还有一支名家手制的狼毫笔,搁在了一旁的笔架,取来一点清水倒进砚台,便一边磨墨一边思考着破题的方向。 待歙砚里已经聚成一团墨后,赵源脑海中的思路便已然清晰。 “制策又以询考始于唐虞,后代考课不必相同,而欲得乎实心任事之效。” “《尚书大传》,谓积至善于明,五福以类升,故陟之;积不善至于幽,六极以类降,故黜之。九载而三考者,则天数也。《周官》六计以廉为本,然饬簋、杜苞苴,稍知自爱者尤为之;惟责其cao守,即察其才能。故正己率下,尤贵有鉴别群伦之识焉。” “夫位事惟能,良臣所以报最;而因材器使,佐理所以的人。《汉书》言综核名实,故吏称其职。夫综核非刻绳之谓也。苟拘其迹而不察其宜,则催科政拙、考下阳城;官无异称,殿书易千,又何以博选群材、使材员之鉴别无差,斯于臻上理乎?” 什么意思呢? 赵源认为考核政绩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既对官员的cao守严格要求,也要考察他们的才能,这样才能担当大任,尤其是需要自己以身作则,方能拥有鉴别他人的能力。 此外,赵源还进一步提出,考核政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