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清1845_第13章 绿营现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绿营现状 (第2/4页)

这个参将算是当得最没有水分的一个了。

    赵诚咳嗽了一声,不屑道:“绿营烂归烂,一个月一两银子就想让人卖命,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再说当初打英夷的时候,绿营确实一触即溃,可是深受朝廷厚养的八旗又如何?还不是打成了一个笑话。”

    说是笑话,其实赵诚的脸上却没有笑,他似乎想起了数年前的这一场战事,脸上反而带上几分落寞。

    对于华夏儿郎来说,外战之耻往往是比内战大上许多的,在数年前的清英战争中,英国人以少量兵力在华夏大地上如入无人之境,就连广州也一度几乎落入英国人之手,最后还是靖逆将军奕山花了六百万银元的巨额代价,才让英军撤离广州。

    对于当时就在广州的赵诚而言,这自然是极大的耻辱。

    在这一战当中,清军也并非没有人誓死抗争到底,可是他们的战斗力却与胜利彻底绝缘,面对英军毫无还手之力,而负责镇压各方的守备八旗也没有取得一场像样的胜利。

    赵诚似乎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懑,他低声道:“我大清绿营号称六十万人,按道理来说,就算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将那几千英夷淹死,可实际上真打起仗来的时候,却反而是我绿营屡屡以寡击众,最终不敌。”

    仅仅用了几句话,赵诚便点破了绿营的最大弊处,那就是兵力分散太开,真打起仗来根本不能有效集中优势兵力。

    所谓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通常在不考虑军队的士气和精锐情况下,到最后往往比拼的就是谁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