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枕上余温(46) (第2/16页)
这样一想我也算一辈子衣食无忧了,家里就我一个独子,即使算上我妈认的干女儿桃芽,也算是家财那啥。 主要是我妈虽然手握重金,但是没什么去投资经商的兴趣,也不会去参与理财和证券。所有赚来的钱基本上都投入在不同城市的房产里,因为就她的知识和社交圈来说,什么债券或者理财都没房产升值快。 可能在成功人士眼里,我妈就是个土妹子,有点钱就知道买房。对资产的利用率非常低,唯一算投资的买房行动,也是到几个县里的新城区利用规划之便,提前拿优质土地盖商务楼罢了。 我还记得刚上初中那会,我妈和黎大姐还组团在省会和北上广投资过房产。那时家里房产本子四十多本,爸爸一次回家看到垒在茶几上的房产证堆积如山,差点没吓得晕过去。他还以为我妈和黎舅妈组团贪污受贿,得知这些属于正当收入后,爸爸也嘲讽了mama地主老财思想,有这么多闲钱不如投到他矿山生意上来。 黎舅妈的同学在省城的国土资源部做官,黎舅妈帮他的白手套在我们市里拿地,他回报就是帮黎舅妈在省城拿房……非常简单粗暴又安全的cao作,整个过程合理合法,买卖公平,消费的也是各自的人情。而且规模都不太大,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全款,不玩那套资金杠杆炒房。 我爸一直很耿耿于怀,因为有这么好的拿房条件,mama居然不使用金融手段拿房。我妈出的这笔巨款现金完全可以抵押贷款到数倍资金,到时候一卖利润比现在翻个四五倍很正常。 还好mama没有用杠杆炒房,之后两年房价小跌没涨,很多人破产了,mama全款买的无所谓涨跌,坐看房价升回去后慢慢出手,如今省会还有几套位置好的双学区房出租没卖呢。 所以舅妈他们恭维我妈步行街这项目最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