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2 (第2/4页)
问,“张老师他不在家吗?” “他出去遛弯了,但马上就会回来,你先坐着。”张副会长妻子起身给袁宁榨果汁。 等张副会长妻子把果汁端出来时,门被人从外面打开了。袁宁抬眼一看,原来是张副会长回来了!袁宁站起来喊:“张老师!” 张副会长慈和地一笑:“宁宁来了?有什么事吗?” 袁宁从背包里取出带来的笔,放在了桌面上:“张老师,我觉得这笔和您曾经跟我提过的‘吴溪笔’很像。” 不用袁宁说,张副会长的目光也被那支笔吸引了。袁宁说的“吴溪笔”,曾经也是笔中名品,有三百来年的历史,一代接一代地传下来,一代更比一代好。“吴溪笔”在华国建立之后最出名的一段时期,是跟着百川社传遍华国的那一阵——那时百川社的人都拿着一支“吴溪笔”。只是后来百川社的人死的死、散的散,再也没能相聚一堂。 当初那个制笔人也写得一手好字,是他的知交好友。 只是那个人悲凉而孤寂地死在了远方的棉花地里。 他收敛的尸身。 他本是要带去喜讯的,却只带回了噩耗。 第94章 立项 张副会长坐不住了, 上前把笔拿了起来。他仔仔细细地把笔来回看, 手有些颤抖。他的好友还那么年轻, 长得俊,显小, 看不出已经三十来岁。 好友向来是羞涩的,经不得夸,一被人夸就脸红。 很多时候好友总是在埋头做笔, 不做笔时就写字或者画画。那么安静的一个人,谁都不会害,从不和别人争吵。他到那边时看见了好友在玉米杆上刻的画, 画得还是那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