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第1/4页)
“这里既看得见荆公的安息之处,从此方向也可以眺望西南虔州,与你夫人遥遥相望,寒初能为你做的,也仅有这些了。”言罢,两行泪落在她的衣襟之上竟也不自知。天边已经泛白,月轮低垂,繁星明晦,她坐在墓边,借着些许的月色,从怀中掏出那本《元丰诒谋遗事》。 这本册子想来已经在这石棺之中被保存了二十多年,因为石棺密闭,所以除了书页隐隐泛黄之外,册页装帧都还完好。林寒初小心翼翼地翻开扉页,只见里面满满写了许多旧事,看着笔迹,下笔沉着苍劲,但到了后面有些字迹显得潦草凌乱。 开头写道:余父都官公名益字损之,兄弟七人,虽非名门,却属官宦。幼随父辗转南北,行至江宁,宋之兴衰沥沥于目。父其志坚,轻富贵,重民生,无一毫利欲之汨,少壮至老死如一。余十七而孤,自有先大夫述。少时好读书,逮事王母者且十年,蚤岁为贫而仕…… “原来王安石自幼受其父亲影响,十七岁父亲去世后因为家境贫寒,要照顾家中妇孺而入仕。”林寒初边看边自言。开头的部分写的是王安石自己的一些生平,他幼年的时候悟性极高,恃才傲物,因为文章写得极好,因此得到了好友曾巩,还有当时的文豪欧阳修的举荐。随后他高中进士,出任签书淮南判官,继而又调任鄞县知县,他主持修筑堤堰,还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秋后加息偿还,在当地颇得人心。之后,他再任舒州通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