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帝_中国古琴史(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国古琴史(11) (第2/2页)

和派宗金陵的王雩门称&"诸城二王&"。两人琴派虽不同,经过交流切磋,所奏之曲多有同者。王雩门辑有《琴谱正律》,其中首次刊出了诸城派的《长门怨》。

    王露自幼从其父王作祯学琴三年,以后又学王雩门所传诸曲,综合了虞山、金陵两派的特点,而以前者为主。八年后赴日本学西洋音乐六年,曾随孙中山的兴中会从事革命宣传,回国后拒绝了袁世凯的&"入都正乐&"之请,在家乡督工斲琴。公元1915年&"北游燕赵,南历吴楚&",在章太炎的启发下,回济南大明湖结&"德音琴社&",一时学者甚多。公元1918年蔡孑民聘他为北京大学教师。在北京组织了国乐研究社。张友鹤、詹澂秋都是他的入室弟子。所传二十八曲辑为:《玉鹤轩琴学摘要》,一时和&"诸城二王&"并称为&"琅琊三王&"。王鲁宾受学于王雩门,经康有为介绍,到南京高等师范教琴。他善于吸收时曲编之入琴,所传十四曲经弟子徐卓、邵森编印为《梅庵琴谱》。

    诸城琴派艺术风格特点大致为:刚中带轫,密中见疏,实中有虚,一气流转,重而不滞,既以丽密深曲为特征,又具空灵回荡之美。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气卷风云,韵缀繁星。

    诸城派的代表琴曲有《长门怨》、《阳关三叠》、《关山月》等;重要琴着包括:《桐荫山馆琴谱》(王溥长)、《琴谱正律》(王雩门)等。唐家三少的琴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