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6、068章: (第6/7页)
拿黄金来比。” 琳琅笑道:“所谓体面,不过就这么着。” 杨奶奶摇头道:“我小时候,常听人说,城里人可有钱了,遍身绫罗,满头金银,皇帝老爷子更是左手拿着金元宝,右手拿着金元宝,吃饭的碗是金子打的,坐的椅子也是金子做的,拿着人参当饭吃,擦屁股都用鹅黄缎子,原先还不信,如今倒有些相信了。” 琳琅听得扑哧一笑,道:“奶奶都是听谁说的?这也能信?必定是未曾亲眼所见才有此语。别说皇家王府了,便是荣国府这般二等人家,家常一应穿戴摆设也都是半旧的,宫里主子们夏日也多戴着绒花绒,最厌金玉之物。再看咱们自己家,也不过是因为成婚才三年,东西家具一色新的,不大显旧罢了。在家里,我也不耐烦戴那些累赘东西。” 说得杨奶奶也笑了,看琳琅打扮时,果然是半新不旧的家常衣裳,一头乌溜溜的青丝用乌木簪子挽着,鬓边别着绒花,便问道:“厌金玉?都是好东西,他们还厌恶?” 琳琅一面看人收拾东西,已妥当,一面答道:“在荣国府里,别说主子们了,便是一二三等的丫头奴才,也不以平素金饰为美,即使分量重,也说是寒酸村俗,不管金银首饰,首先必要做工精细,雕凿镂刻,花纹精美,次之必要镶嵌珍珠宝石美玉,因此不以金银分量来估算,只说精美雅韵与否。所谓厌金玉,即此。” 平儿在原著中丢了虾须镯,只说金子还罢了,能有几两重,所重者乃是上头的一颗珠子,便是在这等厌金玉的风气下才有此语。 杨奶奶听完,哼了一声,道:“穷讲究。乡下人家,多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