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_第332章 乱者须斩!杨荣的觉醒之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2章 乱者须斩!杨荣的觉醒之路! (第3/6页)

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

    “故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东汉与太监名士共天下,唐与后幻藩镇共天下,北宋与外国共天下,南宋与外国共天下,元与jianian臣番僧共天下,明与宰相太监共天下,本朝则与胥史共天下。”

    这段话的意思粗浅明了,但可谓是点明了历朝历代兴衰存亡的根本原因!

    西汉天子受制于宰相外戚,最终亡于外戚王莽;东汉天子受制于宦官士族,最终亡于阉竖乱政;李唐分封节度使,最终亡于藩镇割据;两宋羸弱,均亡于强敌环伺;蒙元政治腐败,权臣迭出,最终亡于jianian臣番僧!

    而大明非亡于拥有宰相职权的内阁,亦非亡于太监阉竖,实亡于文官的朋党之争,以至于最终让满清窃取了江山!

    满清朝之胥吏,更是发展到了与帝治天下的惊人地步!

    “正所谓‘士有爵禄,则名重于利;吏无荣进,则利重于名’!”

    “对于你们这些由科举大考出身的文人官员而言,你们有着光明璀璨的锦绣前程,有着更远大的政治追求,自然更看重政绩与名声,因为你们有仕途可走,仕途还有上升空间!”

    “但是对于胥吏而言,除特别优秀之人可经严格考核晋身为官,并且仅仅是不能超过八、九品的未入流小官之外,绝大部分的胥吏一辈子都只能做个刀笔小吏,根本没有仕途可言!”

    “而且胥吏的待遇也普遍较低,俸禄仅够勉强解决温饱问题,这就造成他们更看重利益,不在乎什么名声,行事也没有顾忌!”

    朱高煦扭头,认真看着杨荣,笑问道:“地位低、没前途、俸禄少,这一系列的因素加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