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_第142章 小解啊!要不你字公豹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小解啊!要不你字公豹吧! (第2/5页)

可怕?

    要知道大明每科殿试的录取人数不过三百人,很多偏远的县城可能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出不了一个进士。

    以致于到了大明后期,出现了“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这种说法。

    吉水自宋代以后,名人辈出贤才无数,导致吉水人都形成了一种读书应举的思维模式。

    不仅仅是官宦书香之家,就是普通的百姓家庭,也会尽全力供自己的孩子读书应试,以此步入仕途改变命运。

    以科举入仕,在吉水人的心目中早已仕根深蒂固。

    而解缙出身的吉水解氏,就是出了名的诗书簪缨世族。

    解氏从唐朝开始或是为官,或是大儒,家学渊源深不可测。

    其父解开元末辞参知政事,为一代大儒,学者称为“筠涧先生”。

    洪武二十年,解缙与解纶、妹夫黄金华一同参加科举,会试结束后,三人竟同时中榜。

    一门三进士,兄弟同登榜,喜讯不仅轰动京城,在整个大明天下也引起了轰动,足见解氏家学之盛!

    不过,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朱高煦摸着下巴,有些哭笑不得。

    解缙应该是看穿了自己的目的,准备对程朱动手。

    而解氏说得好听点是书香门第之家,说得难听点就是个应试宗族,为了应试而苦学程朱的官宦世家。

    一旦朱高煦计划发动,天下学子都会受到冲击,解氏这些程朱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