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杨士奇:汉王殿下想拉拢我? (第1/4页)
诏狱。 朱高煦大步走进牢房,眉头顿时紧皱。 天牢内幽暗寂静,只有少许微弱光芒射了进来,地上是一块块青色石砖,踏在上面阵阵冷气直透心底。 幽深寂静的甬道内,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一个个锦衣卫好手眼神凌厉,目光不善地扫视着来人。 但当他们看清来人的面容后,却是急忙躬身行礼。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在前面带路,身后还跟着监国汉王爷。 显然汉王殿下是来探监,就是不知探监何人。 朱高煦没有理会这些正诚惶诚恐行礼的力士旗官,继续向甬道深处走去。 终于,他停下了脚步。 隔着铁质栅栏,杨士奇正盘坐在地上,手中拿着书卷,看得很是入神。 他在天牢内的待遇,倒是比朱高煦想象中的好出不少。 不但潮湿地面上铺着石砖,一尘不染,墙角处还放着一床毯子,杨士奇面前更是摆放着整齐的书案,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想着,朱高煦忍不住暗中慨叹。 这就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啊! 放到古代,士大夫如果犯了罪,如在五刑范围之内,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加以捆绑羁押,而令其自己请罪。 如属于重大犯罪,也不必派司法官吏对其施以死刑,而令其跪拜自裁。 太祖年间,曾有一知州因贪赃枉法而被判死刑。 司法官欲按律对其处以脊杖刑和黥刑,但朝臣以“刑不上大夫”为名极力反对,太祖便废除了此人的杖刑和黥刑,将其流放。 此后针对官吏不适用杖黥法,成为大明固定的律令。 当然,士大夫的特权,还远远不仅于此。 而且,这“刑不上大夫”中的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