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两家公司 (第3/6页)
头毛驴进来,要不变成倔毛驴,要么变成驴rou火烧。 海处长嘴唇动两下,没啥可说的了。他根本不知道什么郝厅长坏厅长的,全国30多个省和直辖市,还有一票计划单列市也觉得高人一等,别说厅长了,就是高官算下来都要好几十个。如果每个人来跑部都作陪,一年下来,什么事都不用做了。 河东省的郝厅长到了北*京找不到门路,算是他没本事,但海处长到了河东省,人家郝厅长的能量就大了。 “我们继续谈。”弗兰奇察言观色,见他们不说话了,反而问起了杨锐。 杨锐点头,道:“假如与西堡rou联厂合作,我要求技术入股。股份比例,不低于10%。” 即使以捷利康最低的30万英镑的投资额来算,10%的股份价值也不少于5万英镑了,比50万人民币要值钱的多,更不用和最初的1000英镑做比较了。这个价格和欧美研究者的入股比例差不多,后者通常还是颇有些名气的家伙。可以说,杨锐这时候是占着中国不够开放的便宜。 捷利康有建厂的愿望,不是单纯的为了利润,还有如市场等各方面的因素作祟。 弗兰奇最近几日与总公司亦有沟通,不置可否问:“这家中国本地公司的投入呢?” “地皮,厂房和人员,以及后续管理。”在杨锐的翻译下,段华给了一系列的答案。 具体怎么合作,段华其实就没和领导谈,属于纯纯的先斩后奏。不过,这种合作,先斩后奏了也无所谓,西堡rou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