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2 (第3/4页)
底退出历史舞台。 随风倒的淮阳王没有受到波及,不仅保住了爵位,还封了太保。 江夏王便没那么好的运气,被王皇后困于皇宫,根本没有机会倒戈,好在也没做出什么实际的事来,新安王便也没有追究责任,只是留了他的爵位,其他一切官职都给免了,成了个闲散王爷。 居首功的自然是萧司空和谢显,萧司空是掌着护军的兵权,没他新安王成不了事,所以官儿就不能小了。 可是在玉衡帝一朝,萧司空便已经位极人臣,于新皇又有滔天之功,封个什么玩意就难坏了新安王,郡公已经是异姓爵位的最高位份,新皇封无可封,也只能封其为太师,虽然和司空同为正一品,但好歹太师为正一品之首,为皇帝之师,也算是名义上给足了萧司空脸面。 封不了萧司空就封他儿子吧,萧宝山从竟陵太守,一下子获封江州刺史、征东将军,获封东兴县侨侯。连萧宝树都封了个新渝县侯。 谢显自然是新皇一等一的重臣,获封尚书左仆射。 一系列的封赏如流水一般,杨劭也因通报有功,深得新安王宠爱,获封中护军,掌宫中的御林卫。原来的卫尉一职始终悬空不设,中护军实际上就成了禁卫的第一人。 薛木因忠勇而获赠司空,谥号忠武。他年仅十八岁的儿子薛泉袭武昌县侯,封建武将军,领南衮州刺史。 在大梁,若只封刺史,后面没带将军衔便无领兵实权,顶多算得上单车刺史,就名声好听而已。 可是获封将军了,那便在领兵实权,为一方大员。 由此可见对薛木的看重。 其余众人,只要没卷入宫变之中,大多数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