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七章 准备 (第2/10页)
你就嫁到陆府来了,你爹关心一下也是可以的。” “嗯,我对你有信心。”韩韫玉说了一句。 陆垚倒是有些意外,他是真没想到,韩韫玉对自己的考试如此有信心。听到陆垚的疑惑,韩韫玉说道:“你文采出众,而且口才也很好,殿试应该更多的是回答问题吧,所以我觉得你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陆垚思索起了关于殿试考试的一些历史来。 殿试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唐武后时期的“殿前试士”,但当时的“殿前试士”只是一种形式,并非省试之后再举行一次考试;玄宗开元以降,省试之后间或举行一次考试,但其性质只是覆试,多因取士不公而举行,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一级考试,更没有形成制度。事实上,进士科的殿试是从宋代开始的。 在宋初的十余年里,科举考试与唐五代一样,尚无殿试,直至开宝六年(973),由一件意外事件引发,殿试制度渐渐建立起来。据此可知,开宝六年李昉知贡举,他枉徇私情,取士不公,引起了众多下第举子的不满。以徐士廉为首的下第举子直接击打登闻鼓,向太祖状告李昉。太祖于是下令覆试,给下第举子主持了公道。 这次下第举子的申诉取得了胜利,但其意义远远不止是讨回了公道,它更为深远的意义是引发了制度层面的变革。历代史家大多认为殿试始于开宝六年,当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清代学者赵翼开宝六年的殿试里夹杂着省试不合格的举人,其实只是一次覆试,与标准的殿试仍有差别。 完全意义上的殿试是省试之后的一级考试,它的考试对象是礼部奏名的合格举人,所以赵翼认为殿试成为常制应从开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