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七章 准备 (第3/10页)
八年算起。从宋代律赋研究的角度来说,纠结于殿试始于哪一年似无多大意义。由于《宋会要辑稿选举七》详细载录了北宋历届殿试试赋的题目,且从开宝六年起就有试赋的记载,我们便遵从此例,认为宋代殿试试赋始于太祖开宝六年。 太祖朝殿试试赋2次,太宗朝殿试试赋9次,真宗朝殿试试赋12次,仁宗朝殿试试赋也是12次,总计35次。然而,这35次殿试试赋却对应着32个殿试年份,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其中的3个殿试年份(雍熙二年、咸平三年、景德二年)较为特殊,不只一次试赋。 以真宗咸平三年(1000)为例,当时正值河朔用兵,朝廷为了照顾河北举人,就专门殿试礼部奏名河北进士,赋以《以贤为宝》为题,所以该年有两个试赋题目。正常情况下,每次殿试只针对礼部奏名进士进行试赋,一年一题。由上面罗列的题目还可以看到,宋代殿试试赋止于仁宗嘉祐八年(1063)。在开宝六年到嘉祐八年这段时间里,还有一个“谅暗”的问题需要说明。 “谅暗”又称“谅阴”,是指皇帝服丧。宋代从真宗朝起,若皇帝在“谅暗”中,则免殿试,以省元为状元。其实,真宗咸平元年、二年皆是贡举年,但由于真宗要为太宗服丧,没有举行殿试,所以《宋会要辑稿选举七》中也便没有关于这两个年份殿试试赋的记载。 对宋史有所了解的人皆知道,神宗熙宁变法时期曾罢黜诗赋取士,但熙宁贡举新制的颁布是在熙宁四年(1071),何以《宋会要辑稿选举七》对宋代殿试试赋的记录在嘉祐八年就终止了呢?这还得提到“谅暗”。仁宗于嘉祐八年殿试后不久过世,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