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八章 泰山封禅 (第1/4页)
中秋,举国欢庆。 随着大明对外战事的接连大胜,大明如今之气象,已直追汉唐,更改太祖禁海的基本国策后,海外贸易让国内商业欣欣向荣。 宝钞的全范围推广,让大明掠夺了大量物资和金银。 再加上朱见济在国内强行推动的各项工业化,极大的拉动内需,提供就业岗位,促进行业发展,百姓的生活已逾富宋。 是以如今大明每逢佳节,便是欢天喜地。 不过今年的中秋,京畿城里少了几分官里官气,是属于普通老百姓的欢庆,因为整个京畿的高官都不在城里。 都去了山东。 按照大明景泰帝的安排,京畿拿得出手的文武官员,以及地方都司的都指挥使、各地承宣布政使司的左右布政使,全部赶去了山东。 声势浩大。 这么兴师动众的到山东,只有一个地方能承受这样的待遇。 泰山。 孔府都没有资格。 要做的事情,也是中原王朝很多年没有的盛举。 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 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五经通义》曰:“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所以泰山封禅其实只有纯粹的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而重点是要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 《白虎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