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乐以治心 礼以制行 (第2/5页)
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 “我有些明白了。比如咱们听人张嘴唱出的是高声大吼的秦腔,就可知道那是西北的民风;如果是吴侬软语,就可以知道是两江一带的。通过这些风气,可以知道人们的志向,他们崇尚什么,根据志向又可以知道德。所以一个社会的盛衰,一个人是贤还是不肖,是君子还是小人,只要听听音乐就能发现,那是隐藏不了的,而且可以了解得非常深。所以前面柏黄大匠说观其乐可以知其政。只有情感而没有理性的人只能懂得音,不能懂得乐。俗话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实际上就是说普通平凡人多是依照感情行事的,他们能够仗义疏财。而那些有知识的人都是冷静理性的人,所以在处理事情上可能就让人觉得缺乏感情。但是如果做事只依据私情,而不能依据公理,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因为违反规律。从这个角度来推到声、音、乐也是一样的,音是感性的情感,乐是理性的道理。”傲洪说道。 “傲洪长老理解的非常好呀,能够举一反三了,能够推广扩大了,进步的很神速啊!”柏黄大匠说道。 “柏黄大匠说的音乐知识确实让我们增加了对于音乐的理解。傲洪长老理解的也非常深刻。我们十大王部落的礼仪制度中有首领要定期巡守的制度。首领巡守所到之处,地方官员要述职。述职时要说的内容很多,其中就要展示当地流行的民歌。首领点名要听,要把老百姓叫来,唱最近流行的歌。如果听到的全是哀怨声,或是讽刺的,或是声色犬马靡靡之音,会责备当地的官员。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盛焉。当官的一天到晚声色犬马,下面的老百姓也就唱声色犬马的歌,那样民风就会变坏,那国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