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 (第2/4页)
惯重文轻武,除了李圣平手下的武将日子不错,以前不论是藩王还是皇帝,手下的将领过得都相当不如意,这也造成各大世家对人才的招揽,侧重文人儒生,对子弟的培养,也侧重儒道之说。 将学宫一旦成立,打破了重文轻武的传统不说,更将世家大族在人才上的优势全部转化为劣势。 况且李圣平自登基来,对于他们这些老臣,完全不留情面,积怨越来越多,终于在这个时机迸发出来。 这时候翻李圣平的盘,占了天时人和。 天时——天有蝗灾,虽然刚刚才起苗头,但是有蝗虫成灾,就是天子无德的证明。 人和——李圣平之前的求贤诏,提拔了大批未经过科举、甚至没有读过书的人和底层小吏,早已激起学林的不满,现在的学宫诏书,将这种不满推到了巅峰。 四月一日,长安春景已从最盛转向落幕。 按例又是大朝之日,李圣平之前已经与两位先生、暮守一、李长定等人商量了如何应对,连支持他的几个也表示对李圣平的凶残拜服,李圣平又一次刷新了他们对“缺德”的认知的底线。 李圣平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远远不如前世最后那几年缺德,为了以后少缺德,还是这时候缺点德比较好。 大朝会上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了。 每天举行的宣政殿书房小朝会才是大华的决策中心,所有的政令、诏书都是在小朝会上形成结果,大朝会只是一个礼仪,给百官一个面君朝圣、当面质询的机会。 至于有没有用嘛,就要看殿上坐着的那位了。 反正在李圣平这儿,一切反对、质疑都是无效的。 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