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 (第3/4页)
是这样开始的。 李圣平将最近的事情和政令、人员的调整挑重要的让各省各部的头儿自己宣布了。 暮守一最后一个出列,上奏关于将学宫的筹备事宜。 李圣平将东宫拿出来作为将学宫众教员的暂住、休息之所。 暮守一则贡献了他的侯府作为学宫。 贺老和傻大个儿跟着他进宫照顾他,王老去了医学宫,侯府就剩下几个亲兵,李圣平也另作了安排,等于现在府里无人。侯府又有一个极大的练武场,跑马的地方也有,宅院也多,留下四五十学生不成问题。 李圣平初步打算招一二百学生,重点栽培其中一部分,这部分就跟着亲传师父起居,或者住在学宫里,其他人住学署。 学署是李圣平灭了通敌的三族后留下的宅子,中间竖有耻辱柱,令过往学生唾弃之,以示国贼之耻,辱及先人名誉、后世子孙。这还真挺有用的,后来大凡名字上了国耻柱的,往下数八代都抬不起头来,赋税比别人翻一倍,徭役比别人重一倍,还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不少世家子弟实在抬不起头来,举家搬迁至穷乡僻壤,付出三代不科举不入将学宫的代价改名换姓从头建立家业。 在学宫里则有石碑,记载了对外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姓名,以示英雄千古,忠烈不朽,其父母妻子免除一切徭役,并由朝廷按月供养,可见官不拜,遇事可通过将学宫上书直达天听,此外,死一人,便为其家族备一个将学宫的入学名额,无需经过考试,只需保人作保和验三代九族清白即可入学。 这些事是暮守一主导完成的,事本身不繁重,加上暮守一很早就开始筹备了,所以虽然复出只几日,暮守一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