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3/4页)
接球器的仿真手套里。 接球器上方的指示灯闪现出令人沮丧的红色。高桥英夫转过头,身后的屏幕上开始回放刚刚那一球的慢速分析录像,CG画面下方记录着精确的旋转次数,每秒三十四点二次,旋转轴离水平线□□了十二点八度。 又是低水准的一球。 高桥英夫面无表情地从球筒中掏出一只新球,离约定好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他预备再练习几个。 并不是为了找回手感,高桥心里很清楚,这样的状态,无论再投多少个都不会有什么实际作用。只不过投球的时候,自己的精神可以足够专注,情绪也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从少年时代就热爱的棒球运动,尽管在体能和速度上并不占优势,但高桥英夫属于凭借投球技术、控球力度以及策略分析致胜的球手,严格说,他的棒球,是经过精密计算后的数据棒球。 研究自身的状态,收集对手的资料,再拟定出无懈可击的方略——无论是棒球还是别的什么,即使先天存在不足,通过冷静的头脑和周密的计划,也可以获得成功。 这就是高桥英夫一直以来坚信不疑的信念。 然而,时至今日,高桥英夫却对这套理念产生了动摇,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的原因,在体力衰退的同时,反应也变得迟钝了,投球时再也无法体会到那种竞技的紧张感。 感受不到速度,在最关键的时候反而掉以轻心—— 简而言之,经历了太多世故的自己,已然丧失了年轻时面对未知的那份敬畏与恐惧。 这恐怕就是人生无可避免的失控感吧。棒球也好,体能也好,情感也好,哪怕心有不甘,都不得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