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_第3章 六籍四书无释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六籍四书无释子 (第1/4页)

    朱七牛考试的位置不好不坏,最左边第三个桌就是了。

    看见题目,朱七牛第一时间在草稿纸上把题目抄了下来,防止忘记。

    这是宋濂教的。

    考生是不允许自己带纸的,考试时的用纸都是官府派发,防止考生在自己带的纸上做标记、与考官串通。

    官府发的纸在外面并不多见,一般只有在这个时期才会订购一批,答题的卷纸上由红线分格,每页十二行,每行规定最多只能写二十字,写在卷纸红线之外的一律视作违规。

    另有素纸两张,用来打草稿,用完了就没了。

    虽然是草稿纸,但书写也得清楚明晰,否则事后考官万一怀疑作弊,看不清草稿纸上写的东西,也会疑罪从有。

    若是草稿纸上一个字都没写,那也不行,有提前被泄题的嫌疑,照样疑罪从有。

    抄完题目,朱七牛第一时间把姓名、考号、座号等写在了答卷上,以免答着答着就给忘了,那就算是答得再好,评分再高,最终也不算成绩。

    到这时,朱七牛才开始正式思考考试题目。

    第一题,四书题——泰伯。

    这种题自然是默写题,没有其它可能,完全不需要动脑筋思索考官出题的目的,只需要把它默写正确,书写规范就行了。

    说到底,县试只是科举的第一步,不是选状元,不可能考的太难。

    泰伯是论语的第八篇,属于比较靠后的那种,但朱七牛十分喜欢这一篇,背的更是滚瓜乱熟。

    无它,只因这一篇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段落,也有许多朗朗上口的句子。

    比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