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釜底抽薪加特林 (第2/5页)
能让这个温切斯特来做?得我来做啊。 关卓凡认为,如果基本技术储备成熟,资金充足,而思路又正确的话,提前开这个金手指不是办不到的。 这个时候,现代步枪的基本技术都已出现并接近成熟,如撞针、栓动、金属定装弹、无烟火药,等等。资金嘛,不必说;而正确的思路——自己可以提供,并且可能是此时全世界唯一能够提供这种思路的人。 这个思路就是:利用火药气体的动力,使枪支完成开锁、退壳、送弹和重新闭锁等一系列程序,从而实现自动连续射击。 这是后来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说穿了毫不稀奇。而这种还在画饼的新枪,就叫做“逸轩式”如何? 还有一种后世名气极大的武器,当时已经发明出来,而关卓凡也很有兴趣,这就是加特林机关枪。 加特林机关枪是一种手摇多管机关枪,其自动原理和左轮枪的转膛发射原理一样:利用一套传动机构使数支枪管绕一个公共轴转动,从而完成连续射击。在电动机出现之前,转动是由人力转动摇把实现的。 加特林机关枪刚发明出来的时候,每分钟射速已达到250发,之后还不断改进增加,诚是利器。但和斯潘塞连珠枪不同的是,斯潘塞几乎一问世就是成熟兵器,一投产就能派上用场,而且是大用场。但这个时候的加特林还很不成熟,冒烟漏气卡壳炸膛,无数毛病。 内战时期,美国军队试验性地装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